时间:2021-06-12 01:14 作者:曾炳权 浏览量:1378
新疆天业节水灌溉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林对袁隆平院士逝世感到悲痛。“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直到今年年初,我依然坚持在海南三亚南帆基地开展科研工作。”陈林不想相信斯里兰卡人民已经走了。回忆起7年前袁隆平参观石河子新疆天业农业研究所膜下滴灌水稻示范基地的情景,陈林至今记忆犹新。
2014年8月27日上午,天气晴朗,新疆天业农业研究所膜下滴灌水稻示范基地500亩水稻生长旺盛。“来,来!”带着人们热切的目光,陈林看到袁隆平快步走进稻田。
作为国家“863”计划的领导者,陈林带领团队付出了很多努力,水稻丰收在望。袁隆平院士听说兵团正在培育高宅福利 有番号产水稻,就飞到新疆,第一站直奔石河子。
陈林清楚地记得袁隆平穿得很朴素,看起来很严肃认真。他忘记了和周围的人打招呼,急切地走向稻田。他当时以为院士已经80多岁了,陈林下意识的伸手去扶他,很快就被袁隆宅福利 有番号平挡住了。“在全国的科学研究中,院士们身体坚韧,精神特别好。”陈林说,院士有一种独特的风格,让大家兴奋,欣慰。
天气热的时候,袁隆平忘了擦汗,弯腰清饭,从上到宅福利 有番号下仔细看了看,问了陈林很多问题。
如何覆膜,滴灌多少株,行距如何配置,穗粒数能达到多少,什么品种,预计产量,袁隆平抓住重点,仔细询问,陈林认真回答。
陈林告诉袁隆平,水肥一体化是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将配制好的肥料或农药溶于水中,通过滴灌毛管直接到达作物根部,用量少,效率高,从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当年,这一水稻栽培新技术在新疆、宁夏、江苏、辽宁部分地区推广试验。
“院士对我说的数据和参数很感兴趣。他亲自拨了稻秧的号码,算了算产量。亩产量达到700多公斤。他开心地笑了笑,拍着我的肩膀表示满意。”陈林回忆道。
“我对这项技术很感兴趣。”袁隆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膜下滴灌具有抗旱、节水、水肥一体化的优势,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袁隆平在石河子考察期间,充分肯定了兵团膜下滴灌技术对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性。院士爱兵团。自此,袁隆平在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推广膜下滴灌技术。
“院士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多年来不断探索和完善符合兵团特点的膜下滴灌模式,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陈林说。
受袁隆平院士的启发宅福利 有番号,新疆天业节水灌溉有限公司一直在加快技术研发和推广。近年来,天业滴灌技术已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应用40多种作物宅福利 有番号,总面积8000多万亩,拥有250多项节水灌溉相关专利,并在中亚和非洲17个国家建立了海外示范基地,帮助各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